那個時代,吃到的白面很少,但母親烙的各種餅都很好吃,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蔥油餅”。
母親洗過手後,把蔥切成絲,均勻地摻在面裏,這樣擀出來的餅面上就現出絲絲的意槓桿比率 。烙好的餅有兩個銅錢那麽厚,直徑大約在十五公分左右,非常柔軟,可以卷起來吃、疊起來吃。蔥香、油香加面香常常引來別家的孩子,東屋的小滿囤就常常循著餅香前來“造訪”。對于這個“不速之客”,我們小孩子是不客氣的,常常拿話支他、攆他,但他仍是雷打不動。沒辦法,我們幾個就動手往外拖他,他死死地把著我家的門框,嘴裏還嘟囔著“就不走、就不走!國家地皮、國家地皮!”。這時母親一邊嗔笑著罵著我們,一邊用碗裝好兩個剛出鍋的餅打發他走。
吃完餅後,我有時出去玩,還不忘拿上半個餅,這個餅好金貴吔!一邊走一邊輕輕地、慢慢地咬,碰上別家的孩子,馬上把握餅的手背在了身後。呵呵,現在想起來真好笑!
幽幽蔥餅香!這種似輕煙般的香味萦繞了我幾十年。現在一想,安利那時候的東西爲什麽那麽有味道呢?主要原因還是物資匮乏吧。這就和朱元璋的關于“珍珠翡翠白玉湯”的故事是一樣的。
明天是周六了,應該去看看兩位老人家了(老人喜肅靜,不願和我們住在一起)!都說老人身體健康是兒女們的幸福,現在我是真真切切地體會到了。想到有的老人有病,子女們忙得不可開交的樣子,我現在不是躺在糖袋子上吃蜂蜜呢嗎?!
謝謝二老,明天去一定給你們做一頓好吃的,對!特別應該的是我要烙幾張“蔥油餅”(不知道是否能還原以前那味道,呵呵),安利讓我們重溫那幽幽蔥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