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你,是因為我的眼裏只有你
法國畫家塞尚和作家左拉曾有過交集,未出名前,塞尚的畫作無人問津,左拉的作品也是沒人看上一眼。為了生存,兩個人只好租住在巴黎郊外的一棟破舊的民房裏。
左拉比塞尚先發跡,他的作品賣得風生水起。短短的兩年時間裏,不光解決了溫飽問題,在巴黎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左拉沒忘記還在受苦的塞尚,總想資助他,甚至多次登門送錢送物,都被拒絕了。
塞尚相信自己的畫作總有一天會像左拉的作品一樣賣得風生水起。沒過多久,巴黎的富豪們真的爭著來購買他的畫作,一些收藏者更是接二連三地往這裏擠。就是塞尚丟進紙簍裏的畫,也被別人搶去。
很快,塞尚在巴黎也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在喬遷那天,一個朋友對他說:“你的畫作成了搶手貨,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塞尚疑惑。“還不是左拉!他在文章裏指名道姓地說,恐怕全巴黎再也找不出第二個比塞尚的畫作更爛的人了,不信!大夥兒可去瞧瞧。知道嗎?世上有兩種人最引人關注,一種是最好的,一種是最孬的!所以你的畫作才被人搶。”
恨不得立馬去找左拉算賬,但塞尚還是忍住了。後來,他把憤恨化作一股強大的動力,一邊作畫,一邊遊歷大山名川增長見識。這樣,塞尚的畫作提高很快,不出幾年,成了巴黎實至名歸的大畫家。
多年後,在一本書裏,左拉透出了當年的秘密:“我也是迫不得已,才去貶低塞尚。這樣做,一來解決了他的溫飽問題,二來激起了他奮發向上的鬥志。但目的只有一個,是設身處地去幫助朋友,至於怕不怕將來背負誤解,我可沒想那麼多!”
每一個渴望成功的人,都要先修煉好兩把利器,那就是“德”和“才”。只有搬屋德才兼備,相得益彰,才能所向披靡,馬到成功。 有這樣一個故事。唐太宗李世民登基不久,有人投其所好,敬獻給他一張弓。他看了又看,試了又試,認定是難得一見的好弓。於是得意之餘,他就向一個專門製作弓箭的匠人炫耀。 但是這個工匠仔細看過之後,卻得出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結論:“這張弓雖然強,但不是好弓!”,唐太宗急問原因。工匠回答說:“一張弓的好壞,不單要看它是否射得遠,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而能否射得准,關鍵取決於做弓用料的紋理是否好。製作此弓木料的木心不在正中間,木頭的脈理自然都是斜的。因此,這張弓雖然有力,但射出去的箭勢必不走正道,偏離目標,所以算不上一張好弓。” 其實工匠的一番話,蘊含著豐富的哲理。他道出了判定人才的兩個標準,那就是一個人不但要有能力,更要走正道,即一個人不但要有才,更要有德,德才兼備者才是真正的人才。 一個人的德,好比一張弓的木心是否在恰當的位置,決定射箭的方向;一個人的才好比一張弓是否有力,決定箭射得遠近。有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張完美的弓,既剛勁有力,射得遠,又箭無虛發,射得准。有德無才的人就像一張有缺陷的弓,儘管木心在正中間,射出去的箭走正道,但沒後勁,射不遠,最終還是難以命中目標。無德有才的人就像一張有危險的弓,儘管射得遠,但由於木料的紋理不好,射出去的箭不走正道,結果勢必偏離目標,甚至造成嚴重的危害。無德無才的人就像一張有害無益的弓,不僅木心不正,而且沒有力量,只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北宋偉大的政治家、史學家、散文家司馬光以德、才為依據將人分為聖人、愚人、君子、小人四類——德才俱備謂之“聖人”; 才德兼無謂之“愚人”;德勝才 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 司馬光認為用人的原則是:假如找不到聖人、君子來用的話,那寧可用愚人,也不用小人。其道理是:君子搬運服務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者,善無不至矣;挾才以為惡者,惡亦無不至矣。 由此可見德才對於成功的重要性,而兩者又以德為重,所以一個人若想成功,不但要有過人的才能,更要有過人的德行。
為什麼你的臉配不上你的心? 我一個朋友,這一生最大的懊惱是,她明明有一顆少女心,卻長成了168CM的大個,還有一張天圓地闊的臉盤。所以,她下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能長得像林黛玉那樣惹人憐愛。 可惜,這輩子她還是要住在這樣的軀體裏,搶著和男人埋單,穿著L碼的衣服,永遠只能穿很修身很挺括的衣服。可她原本愛的可是蕾絲啊。 後來我見過很多女人,第一印象和後來熟了之後的感覺也完全不同。 有的人明明很好相處啊,卻長了一張不愛笑的臭臉。 有的人明明暖心又周到,臉卻高冷的像寒冰。 有的人看起來嬌小玲瓏,卻有著小火山一樣的POWER。 這種不像,對有些人來說,或許是一種幸福,但對有的人來說,簡直是困擾半生的障礙。 01。 她喜歡的人,不喜歡她 文中開頭的那個朋友,她十年以來對男人的審美標準都很專一,都喜歡高大運動型男。遇到過幾個心怡的男人,也有過乾柴烈火的時刻,可到了關鍵時刻,對方都不願意結婚,理由如出一轍——不是不喜歡,但還是想找一個賢妻良母、溫柔賢慧型的小女人結婚。 於是到了30歲,愛到山崩地裂好幾回,仍然單身一個。 她喜歡的人,不願意娶她。 喜歡她的人,她沒興趣。 她很憂傷地跟我說:這輩子應該是沒希望了,只能寄望下輩子重新投胎了。 我問她,你為什麼不改變下自己的外在呢?她說:真正愛你的人,難道不應該可以透過我的臉,看到我內心真實的樣子嗎? 我去過她的家,真的很溫馨舒適,看起來大女人的她,會在浴缸邊擺很多的香薰蠟燭,每週去花鳥市場買百合,床前擺著各種有益身心的書籍。 她花了很多年修煉內在,成為一個很優秀、獨立的女性,骨子卻其實是一個戀家的小女人,只想找到一個懂她的伴侶,共同經營一個溫暖的家,一起到老。如果遇到合適的人,她甚至願意放棄事業,完全回歸家庭。 可問題是,迄今為止,沒有人懂她內心真正的需求。而她也從沒發現,別人看到的她,和她期望表達的自己完全不一樣。 02。 為什麼你的臉配不上你的內心 我相信臉不對心這樣的障礙,很多人都會有。 比如孫紅雷,他的黑道老大形象一度深入人心,等了那麼多年,終於等到餘則成那個角色,讓大家看到他內斂起來,竟然有一股書卷氣。 比如舒淇,三級片出道,如果不是導演發現她身上的文藝慵懶的氣質,終其一生她恐怕都很難成為“演員”舒淇,而是問題少女林立慧。 每個人在成為真正的自己以前,其實都活成自己以為的【自己】,以及以為的他人眼裏的【自己】。明明自己想活成另外一個樣子,可是真的感覺太難了。 為什麼難?因難的不是行動,而是你太難適應那個新的自己。 習慣了眼裏只有別人。 習慣了埋單。 習慣了不會撒嬌。 習慣了不穿裙子。 習慣了褲子。 習慣了討好。 要改變自己最困難的是,我們太難適應新的那個自己。 我們每天出門都沒法自帶鏡子,看不到自己的臉,呈現出來到底是怎樣的? 我們也沒辦法像《大話西遊》裏那樣,變成一個小蟲子,到對方辦公室傢俱心裏瞧一瞧,他們眼裏真實的自己是怎樣的? 03。 先讓你的臉匹配你的心 我對我的那個朋友說:如果你想穿蕾絲,那你就下狠心瘦身20斤試一試。 結果,她做不到。 這說明,她對幸福的欲望,真的比不上她對食物的欲望。 20年來,她習慣了依賴食物,緩解痛苦。 這也是一種痛苦。 我常常聽我的讀者說,諸如類似的話: 我也想穿裙子啊,可是那會令我很彆扭, 我覺得不像自己了。 我也想改變外在啊,可感覺那樣太膚淺了。 就是這些理由,讓很多人“臉不對心”。 那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就像一塊礦石原石,別人根本看不到你內心是紅寶石、藍寶石還是鑽石。儘管你自己知道,你的內心是多麼閃亮。 對普通的人來說,沒有大導演來挖掘你,恐怕你也沒有長久的耐心來培養自己。 那麼最容易做的,就是先讓你的臉匹配你的心。 我生完寶寶之後,最大的改變動力,真的很簡單,既不是害怕先生不夠愛我了,也不是擔心朋友們比我更美了。 而是我就想做一個30幾歲,能把白襯衣穿的瀟灑帥氣的女人,實現我十年前想做卻做不到的事情。 女人這一生,越到後面越愉悅,無非是,你身邊的人,喜歡的就是你自己,而你無需扮演任何其他人。 而對自己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讓你的臉,能夠配得上你的閱歷和你的智慧。不然這麼多年啊,一次次的逾越和突破,難道就只是為了多賺一點人民幣嗎? 當然不,你只是想比從前更喜歡自己,而已。 你只是想做一個內在外在都更和諧統一的女人,你不再需要經常解釋自己,你也不再感覺經常被誤解,你呈現給世界的,就是你心裏原本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