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短篇小说,读完之后, 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结局真是验证了我们大中国网民们的一句经典总结“no zuo no die, why you try?"
以下是剧透,介意的不要看
这是一篇靠两个男人自述/日记撑起来的故事
本来想用首字母代替两个男人,结果发现首字母一样的,呵呵哒。那我们就把杀人犯叫做M,目击证人叫做W吧。
文章开始一半都是M的日记,9年以来一直在找人跟踪调查W的一切。因为9年前,他带着自己的情妇坐火车去外地,就是在那里他把情妇给杀掉了。这种故事很常见吧,地下情久了总有一方想要公开确立关系,然后另一方就会不耐烦,最后发展成爱你就把你杀掉的那种。这个M是个话剧演员,他的脸还长的非常有特色(记住哦,这个也是后来推进故事发展的一大重要伏笔)。他因为出行的目的一开始就是要干掉自己的情妇,所以就叫情妇千万要低调。结果,在火车上,他的情妇碰到了熟人,没错就是W,还很热情地跟W打招呼了,然后M虽然一直把自己的脸对着窗外,不让W看见,其实W真的也没怎么注意他的脸。但是你懂的,一般干坏事的时候总是会特别多疑敏感,总觉得世界上每个人都在死命盯着自己看,其实真的很想吐槽他一句:”同学,你真的想多了。脑补是种病啊。“他要是不脑补那么多,后面也就没啥事了。anyway,后来情妇的尸体被发现上了报纸,警方说有证人在火车上看到她和另一名男子在一起,于是M马上就猜到肯定是W看到了跟警方报道了。其实吧,这W还真是挺无辜的,真的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啊。他本来只是去bar的时候随口跟人说,碰见了情妇,好像她跟男朋友在一起,后来就传到了警察耳朵里,找了他N遍去认,可是他本来就没看清楚,完全想不起来那个男人长什么样子。于是案子就成了悬案,因为没证据啊。
时间过去了9年,M也是自己zuo,本来好好个话剧演员,也没啥知名度,他低调了9年,也觉得应该W没认出他是谁。结果因为他的脸有特色,有特殊气场,结果被导演相中去拍电影了,后来还成了男主角,这个电影还真红了。不过M也是挺谨慎的,在开拍之前,他就预想到了万一W去看电影认出了是他,那自己的明星之路不久over了。于是M就想到了先下手为强,提前把W干掉。他就自己脑补并排练了一套缜密的杀人计划,之后就以亲属的身份给W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去京都的某处见面,还给了4000块车马费,说是需要W来看一下他怀疑的对象是不是凶手。of course他的目的是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干掉他,还叮嘱他先不要跟警察说。
这里就转到了W的视角,这个W还不笨,没有被4000块冲昏了头脑,收到信就去跟警察说了。然后日本警察这个时候没有犯迷糊啊。虽然日剧里一般,你懂的,警察都是傻瓜,高手永远在民间。这个警察一讨论了,就看破了这是凶手设下的圈套。就叮嘱W假装上钩,就按照信上写的去了。还派了2个警察假装是同伴一起跟上。
然后在作者菌的神笔安排下,在京都的一家饭馆里,这4个人拼在了一张桌子吃午饭,M瞬间就认出了W,然后他发现W跟自己面对面也没反应完全认不出,于是就欢乐地回家去安心拍电影了。
故事的结局是,电影上映真的大热了,于是W也去看电影了,结果在大屏幕上把M给认出来了,一出电影院就去报警了。
以上是剧透
其实出场就主要2个人,外加领便当的被害人,和打酱油的警察
所以我觉得M真的是no zuo no die啊。首先,本来就不该玩弄感情,要是好好以结婚为前提跟人家交往,之后就不会搞到杀人的田地啊是不是。所以圣经说的就是对啊,认真交往都是以结婚为前提啊,感情不是随便玩玩的好不好。其次,杀了人不是应该隐姓埋名低调一辈子吗,而且你自己都知道有人看到了,居然还梦想着当大明星,你脑袋瓦特了啊。生怕目击证人想不起你是谁,非要去提醒一下人家吗?只能说被名利迷惑了双眼的都没啥好结果啊,镁光灯的诱惑太大了,让他不仅要出名,还铤而走险要再干掉一个人。所以最后活该啊。你看人家W就拾金不昧,不受金钱诱惑,立即跑去跟警察叔叔打报告了,这不就安然无恙,不然他就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