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由思緒不羈前行

任由思緒不羈前行

加拿大实施聘临时外劳新措施 着重工职配对评级

2017-08-31 12:24:34 | 日記

中国侨网8月30日电 据加拿大《星岛日报》报道,加拿大在本周一(28日)开始,实施临时外劳计划的工职配对新措施。联邦移民部的加国临时外劳计划(Temporary Foreign Workers Program,简称TFWP),28日起实行全新评级制度。该项名为工职配对(Job Match)的新制度,要求雇主在加拿大工职库(Canada Job Bank)发布招聘广告,并由此取得适合的求职者资料HKUE 傳銷

大温哥华移民律师沃德卡(Andrew Z. Wlodyka)指新政策对劳资双方皆有利,也可以让雇主更有效证明该职位请不到加国的劳工,而须要聘请外劳。但是,该政策较有利于那些毋须签证可到加国的海外求职者。

加国移民部一个月前就预告将于8月28日推出该项新制度,并在开始实施的星期一(28日),再度提醒雇主及求职者注意新措施的内容。雇主必须先行取得劳动力市场影响评估报告(labour-market impact assessment,LMIA),以证明本地加拿大公民或永久居民不愿或无法胜任该项职位,而须要从海外引入人才HKUE 傳銷

周一(28日)实施的工职配对新评级制度仅适用于TFWP,而国际流动计划(International Mobility Program)、“体验加拿大”计划(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Canada)以及通过《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等计划招聘的外劳,不在这项新规定适用范围内。

工职配对评级制度规定,全国雇主必须在加拿大工职库登记并发布招聘广告,还须通过另外至少两个招工方法,公告同一个职位的招聘资讯。雇主还可以通过工职库,看到与招聘职位所需技能和工作要求匹配的求职者名单,所有求职者经该新系统作出评级,评级由一颗星至5颗星不等,星数越多,代表适合程度越高。

LMIA申请包括高薪及低薪工作,高薪指该职位高于所在省份或地区同等工作薪酬中位数;反之,低于该中位数则属低薪。聘请高薪职位的雇主,须在招聘广告发布首30天内,邀请四星以上的求职者入纸申请;聘请低薪职位的雇主,则须邀请两星或以上的求职者入纸申请。

大温启道律师事务所移民律师沃德卡周一(28日)接受《星岛日报》记者访问时表示,加国某些领域的确短缺技术劳工,移民部推出工职配对新措施,有利在加国找不到合适雇员的雇主,最有效地接触到符合资格外劳。沃德卡又说:“该制度对那些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毋须签证就可抵加拿大的外籍劳工,较为有利HKUE 傳銷。”


中國多款自主研發無人機將亮相國際通用航空大會

2017-08-09 14:57:34 | 日記

新華社西安8月8日電 (李華、呂斐洋)記者8日從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了解到,2017第五屆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將於8月24日至27日在西安舉辦,屆時將有500余家海內外企業參展,多款我國自主研發的無人機將亮相展會HKUE 傳銷

據介紹,本屆通航大會吸引了海內外500余家企業參展,其中美國、捷克、法國、奧地利等多個國外展團已報名參展,外國企業占比為18%。我國北京、上海、天津、廣東等多個地區的通用航空相關企業也將在設備器材展上亮相。

西安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黨工委副書記張炎介紹,目前已確定各類參展飛行器50多架。其中,我國第一款自轉旋翼機“太陽之鷹”、世界首架油動四旋翼載人無人機“祥雲320”、多用途長航時無人偵察旋翼機“穿雲鷹”、“天眼”垂直起降復合翼無人機等多款我國自主研發的新型機型,都將亮相本屆通航大會HKUE 傳銷

據介紹,本屆通用航空大會由“四大展區、四大活動”構成。四大展區為通航綜合展區、通航國際展區、省際合作展區和通航科普體驗展區;四大活動為高峰論壇及專業論壇、航空設備器材展、項目推介簽約及成果發布、首屆通航大會創新創業大賽。

為了使展會更加貼近市民,展現航空文化魅力,在科普體驗展區布置了航空科技體驗、航空創客教室、航空藝術教室、模擬飛行教室等互動區域,開展飛行模擬體驗、VR飛行探秘、AR飛機拼裝、飛機藝術塗鴉等航空文化活動。

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是我國在2009年首次設立的國家級通用航空專業特色會展,每兩年一屆,今年是第五屆,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中國民用航空局、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4家單位聯合主辦,西安閻良航空基地承辦HKUE 傳銷


我國高校大學外語政策調整的範例及其戰略意義

2017-08-07 11:02:15 | 日記

   

摘要:最近上海對其高校的外語政策進行了重大的調整,並成立了相應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進行實施,制定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第一個地方性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其目的就是通過改革,切實提高上海大學生直接使用英語從事學習、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增強他們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的國際交往和國際競爭能力,為上海市在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國際大都市做出貢獻。本文分析了上海市高校外語政策調整的戰略意義,以及對全國大學英語教學發展的意義迪士尼美語 價格

一、引言

  最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頒發了《關於成立上海高等學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的通知》(滬教委高[2012]55號)。《通知》指出“為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加強對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宏觀管理和指導,推動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發揮大學英語教學在適應上海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培養國際化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委決定成立上海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要任務就是“指導高等學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材、師資隊伍等教學基本建設,切實提高大學生直接使用英語從事科研和工作的能力”。同時上海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指導委員會出臺了《上海市大學英語教學參考框架(征求意見稿)》(蔡基剛2012),把大學英語定位在“為學生專業需求和專業人才培養總目標服務的”,並把上海高校大學英語課程體系分成了過渡課程、核心課程和選修課程三類課程,規定了其教學內容分別為普通英語、學術英語和通識英語。

  這一改革意味著上海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不再是打基礎的普通英語性質,而是為專業學習服務的學術英語性質。這個外語政策重大調整的背景是什麽?對上海乃至全國經濟發展有何意義?對上海乃至全國的大學英語教學的發展又有何意義?本文打算討論這些問題。

  二、上海高校大學外語政策調整的原因

  1.上海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上海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12年》(簡稱《上海綱要》,下同)指出“上海將著力推進‘四個率先’,加快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不斷增強城市的綜合競爭力和國際競爭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經濟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

  進入21世紀,上海的國際化特征越來越突出。如截止到2011年9月底,外商累計在滬設立投資性公司237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347家、跨國研發中心332家(《文匯報》2011年11月3日)。一方面,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和機構在上海落戶,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上海企業走出國門,進行國際跨國並購和投資。這幾年,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規模在急劇擴大,並購的領域也在向多元化發展。中國企業跨國並購的足跡已經遍布全世界五大洲。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我國非金融類企業對外直接投資額呈現持續飛速增長態勢,從2003年的28.5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的600.7億美元,增長了20倍,對全球132個國家和地區的3391家境外企業進行了直接投資(中國行業研究網(http://www.chinairn.com)。其中,上海排在省市的前幾名。也就是說,無論是引進來還是走出去都需要大量既通曉專業又懂英語的人才。企業用人單位要求的不再是聽說讀寫能力尚可的大學畢業生,而是要求畢業生要在他們的專業和行業內具有國際交往和國際競爭的能力,要求他們一上崗就能用英語立即承擔起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這種要求尤其體現在金融、經濟、航運、旅遊、軟件、電子信息和機械制造等領域迪士尼美語 價格

  但是根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人才藍皮書《中國人才發展報告(2010)》,我國高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培養機制與社會需求脫節,人才培養規格與社會需求不盡相符。前些年,麥肯錫發布了一個調研報告(《北京晨報》2005年10月17日),稱中國每年培養出近160萬各類工程師,但具備為跨國公司工作的英語技能的人還不到10%。能用英語直接從事涉外會計、涉外律師、涉外金融、涉外物流等人才缺口預計在325萬人(《中國人才報告》載《中國青年報》2007年5月29日)。作為要建設成四個中心的國際大都市的上海,這方面的人才缺口更加嚴重。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上海綱要》提出兩大任務:(1)“推進教育國際化是上海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必然選擇。要提升上海教育國際化水平,把上海建設成為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城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生中留學生所占比例達到15%左右,基本建成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城市”。(2)“實施優秀人才培養卓越教育計劃”,“增強學生國際交往和競爭能力。積極引進、消化國外先進課程資源,加強國際理解教育,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知曉國際規則並能參與國際交流的國際化人才”。

  這兩大任務意味著上海高等教育國際化水平將大大提高,國際化課程(即課程直接有外國專家授課)將越來越普及,全英語教學模式將被越來越多的學科和專業所采用。根據教育部在2011年9月21日公布的本科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項目名單,中國目前有631個經過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的機構和項目,而其中上海有5個中外合作辦的大學(不包括即將成立的上海紐約大學)和57個中外合作辦的專業。這就要求“高校必須要建立一整套具有國際競爭力、以英語作為授課語言的學士、碩士學位專業課程體系”(郝平2009)。截止到2011年底,復旦大學全校77個專業已有63個專業開設或準備開設全英語課程。在這些全英語課程中,通識教育課程占14.5%,文理基礎課程占3.6%,專業課程占81.9%。按照學校規定,今後的本科生四年專業學習至少要選修一門全英語課程。同濟大學的全英語課程達到256門,每年引進100名國外學者進行至少一個學期的授課。上海交通大學從2012年起把兩個學期改成三個學期。在暑假小學期內,校方集中邀請來70多位國外一流大學的教授給學生上課。據統計截止到2012年上半年,上海已產生了180門市級示範性國際化課程(真正意義上的全英語課程)。

  在國際化課程和全英語模式日益普及形勢下,在卓越工程師、卓越法律人才等培養的要求下,上海高校的學生越來越多地被要求用英語直接閱讀專業文獻,用英語寫綜述和論文,用英語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論文宣讀和討論。根據我們2011年12月在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的927名學生調查,選修過全英語或雙語課程的占56.5%;要求用英語讀本專業的文獻和文章占69.0%;要求用英語聽國外學者專家的講座或講課為62.9%;有出國留學或作為交流生/交換生出國學習需求的為58.1%;沒有上面任何需求的只有5.0%迪士尼美語 有沒有效



錄取通知書夾電話銀行卡 涉嫌侵犯學生隱私權

2017-08-01 12:03:26 | 日記

開學季將至,不少大學新生都陸續收到了報考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湖北三峽大學的新生錄取通知書中夾寄了電話卡、銀行卡。學生認為,學生有選擇運營商的權利,也有拒絕辦卡的權利。7月31日,三峽大學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員稱,辦卡需要用身份證激活,並不涉及信息泄露。

  新京報記者註意到,早在2011年,工信部就曾下發通知,禁止電信運營商未經用戶同意、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移動電話用戶身份識別卡(SIM、UIM卡等)、業務宣傳資料等HKUE 酒店

  學校通過夾寄的電話卡發布信息

  近日,收到來自三峽大學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後,考生張婷(化名)有些發愁。她覺得,學校在錄取通知書後面附贈的一張移動公司電話卡有些強制性。

  7月31日,她向記者出示了一份新生指南,當中提到,“為了更好地服務於同學,方便大家在校期間的信息溝通,我們隨錄取通知書一並寄送了這張校園通訊卡。同學們可以直接掃描二維碼,按照提示進行在線激活,激活後即可使用,也可到校後攜帶本人通知書和身份證在校內移動營業廳激活。”

  新生指南還稱,開通激活方式一共有三種:一種是關註“中國移動湖北10086”,微信公眾號激活,一種是某APP激活,還有一種是關註“三峽大學學生處”微信公眾號激活。

  張婷還出示了錄取通知書攜帶的全部附件,有銀行卡、電話卡,資助政策簡介。其中,移動的電話卡被放在一張信封之中,信封上寫著“校園通訊卡”,並提示“在校期間,通過此通訊卡可獲取學校發布的入學報到、軍訓安排、專業選擇、宿舍分配等重要信息,請妥善保管。”

  信封上還標註了一份套餐,名為“18元飛享套餐校園版”,其中包含國內通話0分鐘,國內流量100M,本地長途市話50分鐘,省內流量400M。

  張婷認為,由於使用習慣問題,她並不經常使用中國移動的服務,但學校看起來已經把校園訊息與供應商強行綁定。其次,該卡只能在湖北省內使用,對省外學生不是很方便,很可能成為經濟負擔。

  工信部曾禁止夾寄電話卡

  7月31日,記者在三峽大學學生處微信公眾號上看到,一則名為《揭秘丨三峽大學錄取通知書裏面都有哪些寶貝?》的文章中提到,學生除了收到錄取通知書,還會收到《新生入學指南》、《資助政策簡介》、《防騙指南》,但未提到夾寄電話卡和銀行卡一事。

  記者多次嘗試聯系三峽大學黨委宣傳部及中國移動相關負責人,未獲回應。

  而三峽大學接待中心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錄取通知書中確實附帶有電話卡和銀行卡,不過電話卡需要用本人身份證認證才能激活使用,不涉及信息泄露。至於銀行卡,則是為了交學費。

  記者檢索發現,2011年7月12日,工信部曾在其網站發布通知,規定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在開展校園營銷時不得與學校簽訂排他性協議(含口頭協議),其主要表現形式有:在新生入學註冊報到期間或允許基礎電信運營企業進入校園開展電信業務促銷活動的其他時間,要求學校禁止或者限制協議方的競爭對手進入校園開展電信業務促銷活動HKUE 酒店

  另外還提到,未經用戶同意,不得在錄取通知書中夾寄移動電話用戶身份識別卡(SIM、UIM卡等)、業務宣傳資料等。

  文末稱,凡有上述行為、並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相關規定的,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通信管理局依法予以查處。

  2012年3月,工信部再次發布該通知。此後的幾年,海南、湖南、江蘇、陜西、河南省通信管理局曾就錄取通知書夾寄電話卡一事展開整改。

  ■追訪

  四川、吉林等省高校均有夾寄卡片情況

  今年被長春師範大學錄取的黃楊(化名)7月31日對新京報記者表示,他來自福建,最近他收到了錄取通知書,裏面包括一張工商銀行儲蓄卡和一張電話卡,電話卡憑個人意願辦理。

  7月28日,來自四川的覃強(化名)收到了四川某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與通知書一同寄來的還有一張建設銀行儲蓄卡。學校介紹手冊提到,該卡用於開學扣學費,之後大學期間可以作為普通銀行卡使用。覃強認為,這張卡可以和自己的銀行卡替換使用,他認為學校此舉比較人性化,“不用排隊繳費以及外省的同學不用浪費時間辦卡”。對信息泄露和強制消費的問題,覃強稱自己“沒有擔心過”。

  ■追問

  為何夾寄卡片屢禁不止?

  專家稱部分大學利用錄取通知書開發“商機”

  教育專家熊丙奇認為,機構集中為大學新生辦卡,是大學和機構之間的運作結果。大學把學生的身份信息給銀行、通訊運營商等機構,機構根據學生的身份信息給學生辦卡。對於校方來說,學生信息是學校和銀行進行業務合作的資源,而對於機構來說,批量為大學新生辦卡,可以獲得大量的用戶。

  熊丙奇認為,之所以這種問題一直存在,一是近些年媒體不斷曝光此類事件,但未公開看到有關部門對學校和銀行問責的報道,有關部門是否在追查背後的利益輸送,也未見相關消息。二是有的學校把學生當作牟利的工具,從錄取學生時起就想著怎樣把學生作為“商業資源”加以開發。

  他稱,近年來,有不少大學已經非常重視大學錄取通知書給大學新生好的第一印象,包括在錄取通知書裏,寄上大學校長親筆簽名的給新生的信,告訴學生大學各種幫困助學措施。

  目前有部分大學,利用大學錄取通知書,開發“商機”,當這些行為已明顯違法,侵犯學生權利時,“大學的做法就過頭了,這給大學新生的第一課是極為糟糕的。”

  ■律師說法

  未經許可學校涉嫌侵犯學生隱私權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李亞認為,校方如果未經學生許可而向運營機構泄露信息,涉嫌侵犯隱私權。他認為,工信部針對此事出臺的規定更多地約束運營商,而非學校。但運營商違反工信部門規定,應該受到懲罰。相關機構應該遵守規定,維護學生隱私。

  2000年4月1日起施行的《個人存款賬戶實名制規定》第六條明確規定:“個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時,應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使用實名。代理他人在金融機構開立個人存款賬戶的,代理人應當出示被代理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件。”第七條規定:“……不出示本人身份證件或者不使用本人身份證件上的姓名的,金融機構不得為其開立個人存款賬戶。”

  北京京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常莎表示,在新生不知情的情況下,高校擅自代學生開立銀行賬戶,把銀行卡連同錄取通知書寄給新生,雖然初衷可能是為新生和學校提供便利,但侵犯了學生的知情權和自主選擇權等合法權益。

  但常莎也指出,學生不用學校配發的銀行卡,就意味著需要帶現金去交學費,每次接受補助、拿獎學金都需要填表上報銀行卡號,換一個行政部門就要重新登記一遍銀行卡號。學生如果隨便選擇銀行交學費,這對高校的行政來說是個無法想象的壓力HKUE 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