蔵書目録

北京之春、文革、林彪、明治・大正・昭和:音楽、演劇、舞踊、軍事、医学、教習、目録:蓄音器、風琴、煙火、音譜、絵葉書

《四五论坛》 第五期 (1979.2.10)

2025年02月25日 | 民主化运动 1 北京之春

         

      四五论坛
  
  北京《四五论坛》编辑部主编       第
  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创刊于民主墙  1979年2月10日

  ・论 “民主墙”  一 润生
  
  一、 “民主墙” 产生的历史根源 
  
  在中国的首都―北京,西单电报大楼西侧的一段矮墙上,从一九七八年十一月份开始至今,连绵不断地、声势颇大地出现了一批々大字报、小字报和一些油印刊物,还有过一些集会。它的主流是:要科学、要民主、要法制、要变革、要图强!开始,人们称它为 “中国的海德公园” ,但这里毕竟不是公园,所以,现在人们都称它为 “西单民主墙” ,或简称  “民主墙” 了。 
   “民主墙” 始于《中国青年》复刊第一期所引起的内部斗争,首次披露出来。形成潮流是天安门事件平反为契机,有人提出轰动一时的话剧《于无声处》的疑义,认为天安门事件中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是为了反对 “四人帮” ,悼念周总理。天安门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这是一场 “中国人民要进步,要解放,要革命的运动” 。此后,大字报与日俱增,内容逐步深化。
  更重要的是, “民主墙” 出现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前后,这不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无疑是与这次会议有关系的。这次会议,据说是党内民主空气最浓,民主传统发扬得最好的一次会议,与会者基本上都能各抒己见。既然是各抒己见,那么,各种不同的观点、派别( “派别” 大概还得说,是有的,党内无派,千奇百怪嘛)必然要进行交锋和较量,结果,一些问题得到了解决,如彭德怀的问题,六十一个叛徒集团的问题,等々,还有一些问题,并没能得到解决,如对文化大革命和对毛泽东同志、刘少奇同志的全面评价问题等々,这从会议的公报、中共中央的文件和一些领导人的公开谈话中都可以看得出来。
   “民主墙” 上最早的一批大字报,实际上是把三中全会上的消息通过非官方的形式提前进行了公布,如彭德怀问题、六十一个叛徒集团问题、彭真问题、刘少奇问题等々。在这一批大字报的带动之下,民间的一些受到这种 “民主” 空气所鼓舞的、比较勇敢的人们,也就争先恐后地贴出了不少的大字报,把人们积压在心底里的话,一股脑儿地都倾泻了出来。由于这些民间的人士是不受官方控制的,并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应该说什么和不应该说什么,他们只知道各抒己见,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因而是五花八门的。但直到目前为止,这些大字报的主流一直是积极的,是好的,是受到群众的欢迎的。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林彪、“四人帮” 的思想禁锢下,人们多是 “莫谈国事” !或者是:“一个人说心里话,两个人说知心话,三个人少说话,开会说瞎话” !不然,等着你的就是 “帽子” 和 “棍子”。残酷的现实,使很多人都学得乖巧了。但是 “四人帮” 只可以暂时地限制人们咀巴的活动,而绝对限制不了人们的思想活动!人们毕竟是追求真理的!七六年的天安门广场不正是最好的民意测验的场所吗? “四五运动” 的洪流不是势不可挡吗?
  伟大的 “四五运动” 的实践使人们得到了启示:宪法必须付诸实践,民主必须总现,“四化” 才能实现,只有人民有了民主,才能置各种 “害人虫”  于死地!
   “民主墙” 的出现,正是 “四五运动” 的延伸和继续,打倒了 “四人帮” 之后,人民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人们都比较敢说心里话了,心里有话,也就憋不住了,也就要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来进行表达了。“大广播不发达,小广播也就发达了起来” 。官办的报纸还不能完全说出人们想要说的心里话,于是大字报、小字报,就贴出来了,油印小报就应运而生了,这一切都是出现得那么自然和协调,那么必要和有益,这就是 “民主墙” 出现的必然性,也就是它的历史根源,这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 “民主墙”  的历史使命

  (一)宪法要实践、民主要兑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式宪法就颁布了三部,每部宪法上面都规定有关 “民主” 的条文,对于这些条文,从上到下,在相当一部人的头脑里认为,这些 “民主” 的条文只是说说而已。的确从没有认真实行过:你要游行、示威,他说:有个别 “坏人” 在捣乱!或者把你当成流氓,而加以逮捕;你要组织集会,发表演说,他说你 “影响交通”。你要贴大字报,他说,:“影响市容卫生”。你要和外国人说几句话,那基本上是被禁止的。你要说 “民主” ,他说你 “这是资产阶级民主” 或 “你是民主个人主义者”。你要出个油印小报,他说:“这是地下刊物” 等々。而设些事情,又都是在新中国宪法的诞生地―北京发生的。最近,北京市委某负责人就是这么说的。北京的马路上尘土飞扬,降尘量占世界的前列,他却吃得饱,睡得着,因为这并不影响 “市容卫生” 。民主墙前浮土寸厚,没有专设的灯光,晚间群众面壁而观,不知这失不失 “国体” ?群众要出个小报,因为找不到人给印刷,找不到人给发行,就一切自己动手,这倒成了 “地下刊物” ,那么请问北京市委:群众的 “地下刊物” 怎样才能办得出来呢?
  群众游行、集会、演说、出版刊物等并不违法,北京市委为什么要说那么多闻话呢?难道不觉得这是在践踏宪法吗?难道不觉得自己还没有迈进现代政治的门坎吗? 
  西单民主墙的这点民主空气,在中国的大地上,显得太少了,而不是太多了,这点民主空气仅々对那些追随 “四人帮” 的一伙是危险的!如果中国早有这么一点民主,林彪、 “四人帮” 也决不会横行十年之久!这不是血的教训吗?因此,宪法必须实践,民主必须兑现!否则,中国不得了!这就是民主墙的第一个历史使命。
  
     (二)中国要变革,中国要富强: 
  
  群众有了真正的发言权之后,才谈得上参与国家的管理,当国家的主人。 
  群众当了国家的主人,就要动手改革那些阻碍社会主义高速度前进的陈规陋习了,就要改革那些不合理的事情了。那些饱食终日,对人民作不出好事的官僚主义者们,首先就要受到冲出,他们目前也最感到害怕,他们怕民主。
  中国要变革的事情太多了,阻碍社会主义高速度前进的人和事太多了,好些事没人干,好些人没事干;办事效率太低;至今大家都在吃大锅饭,干不干,干好干坏都差不多;至今劳动竞富的劲头还搞不上去等々这些现象在每个人的周围都俯拾皆是,这里暂时就不多说了。
  不民主就不能变革,不变革就不能富强,不富强就要挨打、做奴隶,这就是事物发展的逻辑。
  那么 “民主”、“变革” 与 “安定团结” 有没有矛盾呢?我们认为它们是一致的。大家都起来,说心里话了,说是实在话了,看起来七嘴八舌,不那么四平八稳好像不安定了,其实,死水一潭才是最危险的,谁都不来说真话,实话,那么,林彪、 “四人帮” 式的人物不就有了可乘々机了吗?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实在是吃尽了它们的苦头,弄得几乎束手无策!因此,只有充分地发扬了民主,才能有真不的、广泛的 “安定团结” 。
  是的,在民主的过程中,什么样的意见都会出来表现,甚至有的精神病患者也来凑热闹,不要把精神病患者与民主混为一谈吧!然而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就是这样混为一谈来蛊惑人心的。他们不是说:“在民主墙上发表意见的有精神病患者、有流氓等々。” 他们就是这样来耸人听闻的,这就像井底的癞蛤蟆说:“天只有井底那么大” 一样可实,他们是看不到民主墙的主流的,他们不是补墙,而是想折墙!看来 “折墙派” ▢是大有人在!至少北京市委里就有!
  让大家谈社会弊病,谈变革方案,这对今日的中国是非常必要的,群众中会涌现出不少诸葛亮的,会有不少千里马的!在民主墙上发表意见是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
  公开地,谈说我们社会中的弊病,揭露矛盾,提出解决矛盾的办法,这和故意制造万端、制造混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当然两者之间也是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鸿沟的,这也不是有些人企图把二者混淆起来的借口。然而,万物的界限毕竟又是那么分明的!是不容混淆的。
  一些外国人,还不了解中国的实情,一看到大字报上街就着了慌,又怕中国混乱起来,合同也不签了。这是情有可原的,但一些中国人也居然害怕起来,那就大可不必的。
  中国今日的国情是怎样的呢?我们说,中国人民经历了十多年的动荡浩劫,很少有人再想混乱下去和再贫穷下去了,这是两条最基本的民情。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迅速富强起来,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即便有人想制造点 “混乱”,也是吸引不了多少人的。因此我们奉劝诸君和外国朋友们,可以放心!民主墙的大字报和讨论会等并不是为了制造混乱,相反是为了制止混乱,是为了拨乱反正!总之,请中外人士不要惊慌失措!
  至于苏联、台湾等处的一些人,期望在西单民主墙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发展,这我们没办法干涉他们,那是他们的!而这里的人们听不听他们的指挥,那却由不得他们了。
  有人(如北京市委的某些人)说:“他们(指在 “民主墙” 贴大字报和演说的人等)大概是想.“闹而优则仕” 吗?”  我们不敢担保这种人一个没有,但民主墙前的大多数人大概这不是想到什么 “仕不仕” 的问题,而是在考虑 “逮不逮” 的问题,只要不受逮捕、秘密审讯和秘密判处,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说到 “仕” ,现在的 “仕” 已经不是少了,而是太多了,好多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早就该去干点不经差的了。而这些人所占的不拉屎的 “茅坑” 从▢实上也早就说明是完全可以废除掉的了!不然怎么来▢▢国家机构和提高办▢效率呢?因此,我们并不想国家再增加一批 “仕” ,相反,是希望国家要大々减少一批 “仕”,比如说要减少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 “仕” 才好!
  再说,这些人是不是就在 “闹” 呢?那也是很值得认真研究的。对于 “闹” 的解释大概各种人是有他们的不同的理解的,这里就不多棵树了,不过我们不妨问一下北京市委的某领导人: 你 “闹” 了几十年的革命,目前也 “仕” 的,对 “闹” ▢又有何体会呢? 
  人民通过 “民主墙” 要民主,这并不是目的,人民通过民主的手段,希望中国实现变革,希望中国迅速富强起来,这是 “民主墙” 的第二个历史使命,也是它的灵魂,离开这一点, “民主” 是不值什么钱的!然而要变革,要图强,首先必须有民主!也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或曰百姓的民主。
  
     (三) “民主墙” 的第三个历史使命是:
  
  在首都北京西单的 “民主墙” ,要给全国作出了民主的好样子,给全世界作出个社会民主的好样子来。那么,社会主义民主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呢?这些还都要通过实践来发展、完善,但首先要允许别人讲话,相信群众,天不会塌下来,特别要允许人们对现今工作的缺点、错误和社会上的弊害的 ,进行批评、帮助以至攻击(不包括人身攻击),不要讳疾忌医,建议全国各级革命委员会的门口最好都很好地开辟一块 “民主墙”,让群众来挑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弊病和提出改进的意见,对于这些人不应给予奖励。另外对于各种观点和改革建议,这可以自由地组织辩论,辩论只可以动口,不可以动手,要保证人身安全。凡动手打人者,要依法惩处。辩论中不许谩骂,不许堵塞交通,不许用高音喇叭影响群众的不常休息,不许持械进行威胁,违反者应依法惩处‥‥‥。
  我们想,这样的民主对社会主义大概是有益的,它不是重复文化大革命中的混乱和派性斗争,更不允许发展成为武斗。与此同时,随着各条战线上的规章制度的不断完善,人们▢进行的这些活动只能是在业余时间▢,从而保证不会影响生产,这就▢根本上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保证了 “四化” 进程的顺利推进,也就是说,“民主墙” 不是为了跨社会主义的台,而是为了补台,使社会主义的民主不断完善起来,发展起来,这就是民主墙的又一个使命。
  
  三、“民主墙” 的前途:
  
  综上所述:“ 民主墙 的主流是好的,是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的,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广泛的社会基础的,是来自群众,受到群众欢迎的,它说出了很多群众的心里话,而那些 “帮腔” “帮调” 是受到谴责的,这当然就刺痛了一些 “老爷们” 的心,于是,他们就嘟々囔々地对 “民主墙” 说些不三不四的话,然而照样地前进。至于 “民主墙” 上的一些支流,必将被人们所淘汰! “民主墙” 必定会的它旺盛的生命力而存在于中国的大地上,它将向全世界宣告:中国是有希望的!
    “民主墙” 万岁!

  ・三言两语   一 紫阳
  ・『套中人』节录 一〔俄〕契
  ・中国当代社会变革之浅谈(二)  徐庶
  ・国际评论    “四人帮” 在美国的流毒  革生
  ・略论今日之『四五运动』  余仁
  ・问题对话    法制健全了,就可以保证民主了吗?  尚民
  ・“五大领袖” 为什么不服罪
                      淮安
  
  前些时候,北京市委为了打好揭批 “四人帮” 的第二战役,把著名的  “五大领袖” 拉了出来,进行批判,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的确。这五个人毕竟也算得上是些罪魁祸首了。然而,在打倒 “四人帮” 两年以后,再批这些人物未免显得有些 “小题大作” 了。因为比较起来,这五个人物(除聂外)当年还只不过是些年轻的学生而已,他们只不过是 “四人帮” 的走卒和打手,和 “四人帮” 比起来,这五个人物确实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批起这五个人来,人们总觉得不大解气,为什么 不能把 “四人帮” 拉出来批斗呢?哪怕是电视批斗也行(看电视现场批判播送有困难,可以录像之后再进行播送)。
  另外据说,在批判这 “五大领袖” 时,这些人物还不怎么服罪,有的还对着批判他们的人大喊: “胡说! 这个动向说明了一些什么问题呢?” 我们想,这些人物当年都是 “高举” 、“紧跟” 和 “ 通天” 的英雄,大有叱咤风云,左右全国一切三势。君不见,当年全国各地的大小党政机关,无不被他们一一冲垮,所存者无几。大批的党政干部都被他们抓捕、审讯、批斗、幸免者▢了!上皇某些中央常委・付总理,下到各个基层支部的书记等,很少不被之为 “走资派” 的。君不见,当前罪魂遍地,上告者满京城,有多少不是和和这一帮 “革命造反的英雄人物” 有牵连呢?说这些 “英雄人物 “ 十恶不赦大概没什么过伤!然而为什么至今他们仍这样冥顽不化,又臭又硬呢?他们的垮台 “人帮” 等一伙人不都倒台了吗?他们怎么还如此有恃无恐呢,是他们的反动本质的顽固表现吗?也许是。不过,我们新中国,像封建的皇帝、日本、国民党的大批战犯等々,我们都有办法使他们低头认罪,难道这些年轻的 “英雄” 们,会比他们更加顽固而使我们束手无策吗?以致采用当今世界少见的脖索来制止他们的反抗,他们的不服罪,难道不是今后的一个 “后患” 吗?他们的不服罪,不是终究使我们感到不安吗?他们的不服罪,不也使我们留思不得其解吗?为什么呢?难道这里也会碰上什么 “禁区” 吗?在 “禁区” 的面前我们只有极力地回避吗?然而,如果要是 “现实” ,我们能回避的了吗?这回避不了的现实究竟不是些什么呢?    

  ・「民主墙前即景」「首钢的 “天枰” 」 〔風刺漫画か?〕
  ・「你们的方向应当批判」                       〔『四五論壇』に対する批判投稿文〕
  ・民主墙赞 「我衷心赞美你」「墙前」
  ・通讯    信阳事件 河讯
  ・〔北京市財政局への質問〕

       通讯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十四条七十六号 刘青    普通价 0.20
            北京后内半步桥供电局输变电管理区张铁岭 募捐价 0.40‥‥元

〔蔵書目録注〕
 
 必ず、掲載の写真を確認のこと。
 :判読出来ない文字(▢)、区別しにくい文字(这、还、不、了、个等、他多数)が多く、推測による文字が多いので。
 文中の青字は、原文を変更した字や語句である。  
  机契→    契机、 鼓午 →    鼓舞、也    →    、吃的饱,睡的着   → 吃得饱,睡得着、  二、 (二)、柯    →   
  得 →    、 大题小作 →    小题大作、 咤叱 → 叱咤
 なお、本雑誌は、片面り刷り14枚14頁のもの、両面刷り7枚14頁などがあ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