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梅毒怎么治?/ 中医治疗药方配方处方大全
梅毒是性病的一种,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病分三期,治当详察。主要是通过性传播梅毒螺旋体所致,或是梅毒螺旋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感染,少数通过接吻、哺乳、输血、混用毛巾等感染。患梅毒的孕妇通过胎盘传给胎儿。中医学称为“霉疮毒气”,并认为霉疮毒气侵犯人体,或从脾肺而入,或从肝肾而入,循经入脉,血毒内盛,外溢肌肤,或滞留筋骨,或内犯脏腑。
梅毒分为三期。一期在生殖器局部出现大小不等的丘疹或硬结,迅速破溃,形成硬性溃疡,不痛,称硬下疳。二期梅毒为泛发期,梅毒螺旋体血行播散,引起梅毒疹(又称玫瑰疹),其境界清楚,玫瑰色或古铜色,压之不退色,不痛不痒,并有黏膜糜烂或白斑,全身淋巴结肿大。三期梅毒则引起内脏、骨骼、神经系统的损害,形成梅毒瘤或溃疡,流出少量胶样分泌物,称为树胶样肿。梅毒血清试验阳性可助于诊断。
银苓白鲜汤
【组成】土茯苓30g,金银花、威灵仙各15g,白鲜皮10g,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3周为1个疗程。
【功效】清利湿毒,祛风止痒。
【主治】梅毒。
梅毒丸
【组成】土茯苓1500g,黄芪500g,当归400g。
【用法】先将土茯苓煎汤,浓缩,取黄芪、当归拌匀微炒,干磨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备用。每次服15g,日服3次,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渗利湿毒,益气活血。
【主治】梅毒。
苓芪大黄汤
【组成】土茯苓、黄芪各30g,川芎10g,桔梗12g,芍药15g,大黄、甘草各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益气活血,清热利湿。
【主治】病发感染梅毒后10周左右,以发热、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出现后,全身多处疹疮为特征者(二期梅毒)。
白菜膏
【组成】包心白菜5000g,青盐末2000g,硇砂10g,煅石膏粉100g。
【用法】将包心白菜洗净后切成3cm长段,以青盐分层撒于菜中,密封1周后压榨取汁,加硇砂、煅石膏粉搅拌均匀,冷藏备用。每日取此膏涂搽患处1次或2次。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痒。
【主治】梅毒。
治梅汤
【组成】金银花、土茯苓各45g,蒲公英30g,黄芪、薏苡仁、赤小豆各20g,龙胆草、马齿苋、苍耳子、皂角刺各10g,大风子3g,车前子(包煎)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托里清热,解毒利湿。
【主治】梅毒各期。
【附记】加减法:伴下疳阴疮者,加儿茶3g;脾虚血亏者,加党参、白术、当归各10g;肾阴或肾精不足者,加淫羊藿、五味子、菟丝子各10g。
大豆甘草汤
【组成】黑豆50g,甘草、赤葱皮各30g,槐条60g。
【用法】上药加水2000ml,煮沸2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浴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次洗15~30分钟。每日1剂,日洗2次。
【功效】解毒,消肿,敛疮。
【主治】梅毒一期硬下疳。
【附记】若洗后配用外涂方涂搽患处,效果尤佳。方用鸡蛋壳(以孵过鸡仔的蛋壳为佳)适量。将蛋壳炒黄,研为细末,贮瓶备用。患处有渗出液者,直接将药末撒于患处;无渗出液者,用麻油调涂患处。每日2次。若病情严重者,可加入适量儿茶或冰片研细末,同上药混匀后使用。单用本方效果亦佳。本方主要适用于下疳。
梅毒疮熏洗方
【组成】防风、赤芍、栀子、苦参、薄荷、忍冬藤、苍术、黄柏、地榆、黄芩、连翘、艾叶、地骨皮、天花粉、豨莶草各9g,铅250g,紫苏叶10g。
【用法】上药加水10L,煮沸1小时后,将药液倒入浴盆内,趁热先熏后洗,每次熏洗30分钟。每日1次。
【功效】祛风清热,解毒祛梅。
【主治】梅毒二期疹(玫瑰疹)。
【附记】本方中铅用量大,禁忌内服和长期使用。
梅毒洗方
【组成】石菖蒲、忍冬藤各30g,地骨皮20g,何首乌、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甘草各10g。
【用法】上药加水3000ml,煎沸30分钟后,将药液倒入浴盆内,待温后外洗患处,每次洗30分钟。每日1次,每剂可连用2次。
【功效】祛风,解毒,辟秽。
【主治】梅毒三期。
https://www.ys991.com/zhongyi/cs/26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