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
今天,向您介紹圖片上的設備。
當博物館的聳立於田川石炭記念公園(田川煤炭記念公園)、明治時期鋼鐵製高大挺拔的「豎坑櫓(豎井井架)」,作為田川市的象徵,以及古老且美好之時代的築豐煤田的代表建造設備,受到人們的喜愛。
可是, 「豎坑櫓(豎井井架)」,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呢?
「豎坑(豎井)」,是垂直挖掘的坑道,是為了採掘地下深處的煤炭而開鑿的。「櫓(井架)」,是置於豎井上部的支架型鋼鐵設備。
豎井垂直於地面,因而需要使用被叫做「ke-ji」的昇降機來向地面運送煤炭,載乘人員上下。
支撐「ke-ji」昇降動作的,就是豎井井架。
現存的豎井井架,作為三井田川礦業所伊田坑的第一豎井的井架,於1909年竣工。
井架本身的高度,到最頂部為28.4m。設備樣式是英吉利風格的後支撐架,再另外設置捲揚機械。
因為使用鋼纜懸吊「ke-ji」使之上下移動的捲揚機室,位於井架的西側,所以於鋼纜的牽引方向延伸了增加強度的後支撐架。
該豎井井架,由三井礦業所向英國的ALEXANDER FINDLEY & Co Ltd. 公司預訂製造。被認為是ALEXANDER FINDLEY & Co Ltd. 公司下屬承包商的鋼鐵製品廠商GLENGARNOCK STEEL和LANARKSHIRE STEEL CO. LD. SCOTLAND,其刻印「GLASGOW STEEL」,即使現在,也能夠在井架的很多地方看到。
在日本國內,於1901年,以築豐的煤炭利用為目的, 備齊了德意志式「高爐」的製鐵所也在八幡開爐運轉。理所當然地,井架應該使用國產鋼鐵。可是,開爐當初,八幡製鐵所的鋼鐵生產尚未走上軌道,因而,決策者認為從先進國家的英吉利進口鋼材,在工期等方面,是最佳選擇。
於豎井井架的垂直下方,挖掘了直徑大約5.5m,深度大約314m的豎井,從井底走出昇降機的位置,一直到採掘煤炭現場,有連接不斷的坑道延伸著。
豎井井架大展身手的當時,鐵製的二層式昇降機一刻不停地忙碌於豎井內,把煤炭從井下運上來。
當時,因為被讚頌為日本三大豎井之一的伊田豎井的完成,日本最大的煤炭產地築豐煤田的中心地之一―田川,於是出現了歐美風格的煤礦設備。
日本語訳はコチラか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