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適切な表現に該当する恐れがある内容を一部非表示にしています

唐史話三眛

唐初功臣傳を掲載中、約80人の予定。全掲載後PDFで一覧を作る。
その後隋末・唐初群雄傳に移行するつもりです。

張說[字道濟] 范陽縣男→燕國公 祖洛.父騭.

2017-01-08 09:04:36 | Weblog
詔舉,對策乙第 弱冠

太子校書

右補闕
[預修《三教珠英》。]

右史
內供奉
兼知考功貢舉事

鳳閣舎人

[時臨台監張易之與其弟昌宗構陷御史大夫魏元忠,稱其謀反,引說令證其事。說至御前,揚言元忠實不反,此是易之誣構耳。元忠由是免誅,說坐忤旨配流欽州。]
流欽州

兵部員外郎 中宗即位

中書舎人

工部侍郎 景龍1

丁母憂去職 景龍2

[累表固辭,言甚切至,優詔方許之。是時風教紊類,多以起復為榮,而說固節懇辭,竟終其喪制,大為識者所稱。]
  起復授黃門侍郎

起復工部侍郎        景雲1.春

兵部侍郎 景雲1.春夏
加弘文館學士。

中書侍郎 景雲1.秋~2
兼雍州長史
[譙王重福于東都構逆而死,留守捕系枝黨數百人,考訊結構之狀,經時不決。睿宗令說往按其獄,一宿捕獲重福謀主張靈均、鄭愔等,盡得其情狀,自余枉被系禁者,一切釋放。]

[玄宗在東宮,說與國子司業褚無量俱為侍讀,深見親敬。]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景雲2.1
中書侍郎
監修國史

[俄而太平公主引蕭至忠、崔湜等為宰相,以說為不附己,轉為]
尚書左丞 景雲2.10
罷知政事

令往東都留司 先天1.8/1.9~開元1
尚書左丞

[既知太平等陰懷異計,乃因使獻佩刀于玄宗,請先事討之,玄宗深嘉納焉。及至忠等伏誅,征拜]
銀靑光禄大夫
検校中書令 開元1.7
上柱国
范陽縣男

守中書令 開元1.9
燕國公,賜實封二百戶
銀靑光禄大夫
上柱国

 改易官名紫微令 開元1.冬

[為姚崇所構]
貶相州刺史   開元1.12
充河北道按察使

[坐事左轉]岳州刺史 開元4~5
停所食實封三百戶

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5.2~6
上柱国
燕国公

右羽林將軍 開元6~8
兼檢校幽州都督
幽州節度管内諸軍経略大使
摂御史大夫
燕国公

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7/8~9
兼天兵軍大使/節度使
攝御史大夫
兼修國史
本隨軍修撰
上柱国
[朔方大使王晙誅河曲降虜阿布思等千餘人。時并州大同、橫野等軍有九姓同羅、拔曳固等,皆懷震懼。說率輕騎二十人,持旌節直詣其,宿于帳下,召酋帥以慰撫之。


[胡賊康待賓率衆反,據長泉縣,自稱葉護,攻陷蘭池等六州。詔王晙率兵討之,仍令說相知經略。]
右羽林将軍
檢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兼天兵軍大使/節度使
摂御史大夫
燕國公
兼修國史

守兵部尚書 開元9.9
同中書門下三品
兼修國史

朔方軍節度大使,往巡五城,處置兵馬 開元10.4

出巡視朔方             開元10.閏5
[時有康待賓余黨慶州方渠降胡康願子自立為可汗,舉兵反,謀掠監牧馬,西涉河出塞。說進兵討擒之,並獲其家屬于木盤山,送都斬之,其黨悉平,獲男女三千餘人。于是移河曲六州殘胡五萬余口配許、汝、唐、鄧、仙、豫等州,始空河南逆方千里之地。]

復實封二百戶
[時當番衛士,浸以貧弱,逃亡略盡。說又建策,請一切罷之,別召募強壯,令其宿衛,不簡色役,優為條例,逋逃者必爭來應募。上從之。旬日,得精兵一十三萬人,分系諸衛,更番上下,以實京師,其後廣騎是也。]

集賢院學士,知院事。

兼中書令            開元11.2
兵部尚書

中書令 開元11.4

右丞相 開元13.11
兼中書令
特進

[融等每有奏請,皆為說所抑,由是銓綜失敘。融乃與御史大夫崔隱甫、中丞李林甫奏彈說引術士夜解及受贓等狀,敕宰臣源乾曜、刑部尚書韋抗、大理少卿胡珪、御史大夫崔隱甫就尚書省鞫問。]
停兼中書令 開元14.4
右丞相

[隱甫及融等恐說復用為己患,又密奏毀之。]
致仕,仍令在家修史。 開元15.2

尚書右丞相 開元17.3
特進

[視事之日,上敕所司供帳,設音樂,內出酒食,御制詩一篇以敘其事。]
尚書左丞相 開元17.8
集賢院知院事
特進
上柱國
燕國公

加開府儀同三司 開元18.1

薨 開元18.12
贈太師
64才
諡文貞
子均.垍.琡.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大安[字?] 封無し 祖?、父公謹.兄大象、大素

2017-01-07 09:01:59 | Weblog
[孝悌上聞。]


太子左庶子
[時章懷太子在春宮,令大安與太子洗馬劉訥言等注范曄《後漢書》。]

同中書門下三品 儀鳳2.4

[太子廢,坐阿附太子]
貶普州刺史 永隆1.8~永淳2.5 坐太子賢

睦州刺史 永淳2.5

橫州司馬

卒 光宅1
子洽,涗,浚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九齡/博物[字子壽] 曲江縣男→始興縣子→縣伯→縣公 祖子冑.父弘愈.

2017-01-06 09:57:57 | Weblog
[幼聰敏,善屬文。]
[以書干廣州刺史王方慶,大嗟賞之,曰:「此子必能致遠。」登]
進士 13才

行秘書省校書郎
徵仕郎

對策高第

[玄宗在東宮,舉天下文藻之士,親加策問,九齡對策高第]
右/左拾遺
内供奉
宣議郎
[以才鑒見推,當時吏部試拔萃選人及應舉者,咸令九齡與右拾遺趙冬曦考其等第,前後數四,每稱平允。]

左補闕

禮部員外郎

司勳員外郎 開元10
[時張說為中書令,與九齡同姓,敘為昭穆,尤親重之]

朝散大夫
中書舎人
曲江縣男  開元11

[說果為宇文融所劾,罷知政事,九齡亦改]
太常少卿 開元13

 祭南岳及南海

冀州刺史[不任] 開元14.5
上柱国
曲江縣男

[九齡以母老在鄉,而河北道裡遼遠,上疏固請換江南一州,望得數承母音耗,優制許之,改為]
使持節都督洪州諸軍事守洪州刺史 開元15.3~18.7

充嶺南道按察使 開元18.7~19
充当管経略使
使持節都督桂州諸軍事守桂州刺史
中大夫
摂御史中丞
[上又以其弟九章、九皋為嶺南道刺史,令歲時伏臘,皆得寧覲。]

[初,張說知集賢院事,常薦九齡堪為學士,以備顧問。說卒後,上思其言,召拜]
守秘書少監
集賢院學士
副知院事
中大夫

工部侍郎 開元20.3~7
副知院事
中大夫

知制誥             開元20.8

正議大夫            開元21.閏3

検校中書侍郎 開元21.5
正議大夫
[常密有陳奏,多見納用。]

丁母喪歸鄉里

起復中書侍郎 開元21.12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正議大夫
集賢院学士副知院事
兼修國史
賜紫金魚袋
上柱國
曲江縣開國男

銀靑光禄大夫
守中書令 開元22.5
兼修國史
集賢院学士副知院事
兼修國史
賜紫金魚袋
上柱國
曲江縣開國男
[時范陽節度使張守珪以裨將安祿山討奚、契丹敗衄,執送京師,請行朝典。九齡奏劾]

 河南開稻田使         開元22.7

 加金紫光祿大夫 開元23
 集賢院学士
 修國史
 上柱國
 始興縣男?/ 始興縣伯

[李林甫自無學術,以九齡文行為上所知,心頗忌之。乃引牛仙客知政事,九齡屢言不可,帝不悅。]
尚書右丞相     開元24.11
罷知政事
金紫光禄大夫
[故事皆搢笏于帶,而後乘馬,九齡體羸,常使人持之,因設笏囊。]

[初,九齡為相,薦長安尉周子諒為監察御史。至是,子諒以妄陳休咎,上親加詰問,令于朝堂決殺之。
九齡坐引非其人]
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25.4
金紫光禄大夫
上柱国
始興縣子

[俄請歸拜墓,因遇疾卒]
卒     開元28.2
贈荊州大都督
68才
諡文獻
[九齡在相位時,建議復置十道采訪使,又教河南數州水種稻,以廣屯田。議置屯田,費功無利,竟不能就,罷之。性頗躁急,動輒忿詈,議者以此少之。]

贈司徒 建中1
子拯..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亮[字?] 長平郡公→鄅國公→鄖國公 祖?.父?.

2017-01-05 09:05:34 | Weblog
[素寒賤,以農為業。倜儻有大節,外敦厚而內懷詭詐,人莫之知。]
[大業末,李密略地滎、汴,亮杖策從之,未被任用.屬軍中有謀反者,亮告之,密以為至誠]
李密下 大業末
驃騎將軍

[勣以黎陽歸國,亮頗贊成其事]
鄭州刺史  武徳初

[王世充已經奪取鄭州,張亮逃亡共城山。]
 亡命山澤

検校定州別駕
[李世勣討劉黑闥,命張亮守相州,劉黑闥勢強,張亮棄城逃亡。]

[後房玄齡、李勣以亮倜儻有智謀,薦之于太宗]
秦府車騎將軍
[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的鬥爭白熱化時,張亮受命去洛陽,密結山東豪傑以備政局之變。
齊王李元吉告發,高祖李淵派遣屬吏拷問張亮,張亮沒有泄密,不久被釋放。]

懷州總管 武徳9~貞觀5
長平郡公

御史大夫 貞觀5

光祿卿
鄅國公,賜實封五百戶

豳州都督 貞觀5

夏州都督 貞觀6

鄜州都督  貞觀6

[魏王泰為相州都督而不之部]
金紫光祿大夫 貞觀7~11/10.2
行相州大都督長史

改鄖國公 貞觀11
世襲澧州刺史
[亮所蒞之職,潛遣左右伺察善惡,發手適奸隱,動若有神,抑豪強而恤貧弱,故所在見稱。]

 隰州刺史? 貞觀11

工部尚書?      貞觀14

太子詹事 貞觀15

洛州都督 貞觀17.2
金紫光禄大夫
[侯君集誅,以亮先奏其將反,優詔褒美]

工部尚書            貞觀17.夏
金紫光禄大夫

刑部尚書     貞觀17.8
參預朝政
金紫光禄大夫

滄海道/平壌道行軍大總管 貞觀18.11
光禄大夫
[太宗將伐高麗,亮頻諫不納,因自請行。管率舟師。]

[會陝人常德發其謀,並言亮養假子五百。帝使馬周案之,亮讕辭曰:「囚等畏死,見誣耳。」因自陳佐命舊臣。帝曰:「亮養子五百將何為?正欲反耳。」詔百官議,皆言亮當誅。]
殺 貞觀20.3
子慎微.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仁亶/仁愿/仁願[字?] 韓国公 祖德言、父榮

2017-01-04 09:15:21 | Weblog
[以音類睿宗諱改焉。]
[少有文武材干]


殿中侍御史
[時有御史郭霸上表稱則天是彌勒佛身,鳳閣舎人張嘉福與洛州人王慶之等請立武承嗣為皇太子,皆請仁亶連名署表,仁亶正色拒之,甚為有識所重。]

 王孝傑吐蕃總管監之
[而夏官尚書王孝傑為吐刺軍總管,統衆以御吐蕃,詔仁亶往監之。仁亶與孝傑不協,因人奏事,稱孝傑軍誣罔之狀。孝傑由是免為庶人,仁亶遽遷]

侍御史

[仁亶廷奏監察御史孫承景罔上之罪]
肅政台中丞 萬歳通天2~長安2
檢校幽州都督

 天兵東道總管            聖暦1.8

 専知幽平檀防禦 長安2.4

[會突厥默啜入寇,攻陷趙、定,擁衆回至幽州,仁亶勒兵出城邀擊之,流矢中手,賊亦引退。
則天遣使勞問,賜以醫藥。]
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長安~神龍1

左屯衛大將軍 神龍2.10~3
兼檢校洛州長史
[時都城谷貴,盜竊甚衆,仁亶一切皆捕獲杖殺之。積屍府門,遠近震慴,無敢犯者。]

攝右御史大夫 神龍3
左/右屯衛大将軍
持節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三年,突厥入寇。朔方軍總管沙吒忠義為賊所敗。詔仁亶攝御史大夫,代忠義統衆。仁亶至軍而賊衆已退,乃躡其後,夜掩大破之。]
[以拂雲祠為中城,與東、西兩城相去各四百余裡,皆據津濟,遙相應接,北拓地三百余裡,于牛頭朝那山北置烽候一千八百所。自是突厥不得度山放牧,朔方無復寇掠,減鎮兵數萬人。]
[仁亶在朔方,奏用監察御史張敬忠、何鸞、長安尉寇、泚、鄠縣尉王易從、始平主簿劉體微分判軍事,太子文學柳彥昭為管記,義烏尉晁良貞為隨機。敬忠等皆以文吏著稱,多至大官,時稱仁亶有知人之鑒。]

左衛大將軍/右武衛大将軍 景龍2.7
同中書門下三品
韓國公
摂右御史大夫
[春還朝,秋復督軍備邊。中宗賦詩祖餞,賞賜不可勝紀。]

加鎮軍大將軍

左衛大將軍。 景雲1.7
罷相

致仕
鎭国大将軍
行右武衛大将軍
上柱国
韓国公

行兵部尚書致仕
加光祿大夫

卒 開元2.6
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為將,號令嚴,將吏信伏,按邊撫師,賞罰必直功罪。後人思之,為立祠受降城,出師輒享焉。]
子之輔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柬之[字孟將]  漢陽郡公→郡王 祖則.父玄弼.

2017-01-03 09:51:38 | Weblog
太學生
[涉獵經史,尤好《三禮》,國子祭酒令狐德棻甚重之。]

進士

青城丞

[以賢良征試,同時策者千餘人,柬之獨為當時第一]
賢良征試 永昌1

監察御史

鳳閣舎人 聖暦初

[突厥默啜表言有女請和親,則天盛意許之,欲令淮陽郡王延秀娶之。柬之奏曰:「自古無天子求娶夷狄女以配中國王者。」表入,頗忤其旨。]
貶合州刺史 神功初/聖暦1

蜀州刺史 聖暦1

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聖暦~久視1?

司刑少卿 長安

判秋官侍郎 長安4

[時夏官尚書姚崇為靈武軍使,將行,則天令舉外司堪為宰相者。]
同鳳閣鸞台平章事 長安4.10

守鳳閣侍郎 長安4.11
同平章事

[及誅張易之兄弟,柬之首謀其事。]
夏官尚書 神龍1.1
鳳閣鸞台三品
漢陽郡公,食實封五百戶

吏部尙書 神龍1.4
同三品

中書令 神龍1.4
同三品
監修國史

漢陽郡王 神龍1.5
加特進
罷知政事。

[秋,柬之表請歸襄州養疾。許之,仍特授]
襄州刺史[不州事] 神龍1.7~2.6

[至襄州,有鄉親舊交抵罪者,必深文致法,無所縱捨。其子漪恃以立功,每見諸少長,不以禮接,時議以為不能易荊楚之剽性焉。尋為武三思所構,貶]
貶新州司馬員外 神龍1.6/2.6

[憤恚而卒]

82才
諡文貞

贈中書令 景雲1
漢陽郡公

贈司徒 建中初
子漪.嶧.琪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張文瓘[字稚圭]封無し 祖晏之.父虔雄.

2017-01-02 09:27:05 | Weblog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聞。]
明經 貞觀初

并州參軍
[時英國公李勣為長史,深禮之。]

水部員外郎

[時兄文琮為戶部侍郎,舊制兄弟不許並居台閣,遂出]
雲陽令

西台舎人 龍朔

東臺舍人

參知政事           乾封2.6 

東台侍郎 總章1.2
同東西台三品
兼知左史事

[官名復舊]
改黃門侍郎 咸亨3
兼太子左庶子

大理卿 咸亨3.10
[至官旬日,決遣疑事四百余條,無不允當,自是人有抵罪者,皆無怨言。]

[大理諸囚聞文瓘改官,一時慟哭,其感人心如此。]
侍中 上元2.8
兼太子賓客
[性嚴正,諸司奏議,多所糾駁,高宗甚委之。或時臥疾在家,朝廷每有大事,上必問]

卒 儀鳳3.9/2
贈幽州都督
73才
諡懿
子漪.潜.沛.洽.渉.沖.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

袁恕己[字?]南陽郡公→郡王 祖令喜、父異弘

2017-01-01 09:28:52 | Weblog


右御史中丞         長安4

司刑少卿 長安
兼知相王府司馬事

[敬暉等將誅張易之兄弟,恕己預其謀議,又從相王統率南衙兵仗,以備非常。]
加銀青光祿大夫 神龍1.1
行中書/鳳閣侍郎
同三品/同平章事
封南陽郡公,食實封五百戶

鳳閣侍郎 神龍1.1
同三品

守中書令 神龍1.3
加特進

中書令 神龍1.4

封南陽郡王 神龍1.5
罷知政事

[則天崩,遺制]
加實封七百戶

豫州刺史 神龍2.閏

特進 神龍2.3
郢州刺史

貶竇州司馬 神龍1.6?/2.6

[後與敬暉等累遭貶黜,流于環州。]
流環州 神龍2.7

[為周利貞所逼,飲野葛汁數昇,恕己常服黃金,餌毒發,憤悶,以手掘地,取土而食,爪甲殆盡,竟不死,乃擊殺之。]
殺 神龍2
[官剛直廉潔]

復官爵 唐隆1.7

贈太子太傅 建中初
子建康
コメント
  • X
  • Facebookでシェアする
  •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に追加する
  • LINEでシェアす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