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經 弱冠
■
殿中侍御史
↓
加朝散大夫。
↓
渭南令
↓
連州刺史 中宗
↓
桂州都督 景龍末~先天1
[桂州舊有屯兵,常運衡、永等州糧以饋之,晙始改築羅郭,奏罷屯兵及轉運。又堰江水,開屯田數千頃,百姓賴之。]
↓
行鴻臚少/大卿? 先天~開元2
朔方軍副大総管
安北大都護
正議大夫
上柱國
↓
鴻臚大卿 開元2.閏2
充朔方行軍大總管
兼安北大都護
豐安定遠三城及側近軍並受節度
↓
太僕少卿
隴右群牧使。
↓
[與訥合軍,掩其余衆,追吐蕃奔至洮水,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
加銀青光祿大夫 開元2
封清源縣男
兼原州都督
↓
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2~4
上柱国
銀靑光禄大夫
↓
[時叛胡分二道走,晙自東道追及之,獲級三千。]
左散騎常侍
持節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検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銀靑光禄大夫
上柱国
↓
御史大夫
↓
兵部尚書 開元8.9/8.11
幽州都督
復充朔方軍大總管
銀靑光禄大夫
↓
[蘭池胡康待賓據長泉反,陷六州,詔郭知運與晙討平之。]
進封清源縣公 開元9
兼御史大夫。
↓
[晙所降附,知運輒縱擊,賊意晙賣己,乃復叛。]
貶梓州刺史。 開元9.9~10
↓
太子詹事 開元10
中山郡公
↓
守吏部尚書 開元10~11/11.1
兼太原尹。
銀靑光禄大夫
中山郡公
検校并州長史
天平軍節度大使
上柱国
↓
兵部尚書 開元11.4
同中書門下三品
銀靑光禄大夫
↓
加金紫光祿大夫 開元11.5
充朔方軍節度大使
兼知河北河東隴右河西兵馬使
中山郡公
↓
巡朔方 開元11.6
↓
[會有人告許州刺史王喬謀反,辭逮晙,詔源乾曜、張說雜訊,無狀,以黨與]
貶蘄州刺史 開元11.12
↓
定州刺史 開元14
↓
戶部尚書 開元14
↓
朔方軍節度使 開元14.7
↓
罷節度
↓
卒 開元20.8
贈尚書左丞相
謚忠烈
70餘才
[氣貌偉特,時謂為熊虎相。感慕節義,有古人風。其操下肅壹,吏人畏愛。]
子?
■
殿中侍御史
↓
加朝散大夫。
↓
渭南令
↓
連州刺史 中宗
↓
桂州都督 景龍末~先天1
[桂州舊有屯兵,常運衡、永等州糧以饋之,晙始改築羅郭,奏罷屯兵及轉運。又堰江水,開屯田數千頃,百姓賴之。]
↓
行鴻臚少/大卿? 先天~開元2
朔方軍副大総管
安北大都護
正議大夫
上柱國
↓
鴻臚大卿 開元2.閏2
充朔方行軍大總管
兼安北大都護
豐安定遠三城及側近軍並受節度
↓
太僕少卿
隴右群牧使。
↓
[與訥合軍,掩其余衆,追吐蕃奔至洮水,殺獲不可勝數,盡收所掠牧馬而還。]
加銀青光祿大夫 開元2
封清源縣男
兼原州都督
↓
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開元2~4
上柱国
銀靑光禄大夫
↓
[時叛胡分二道走,晙自東道追及之,獲級三千。]
左散騎常侍
持節朔方道行軍大總管
検校并州大都督府長史
銀靑光禄大夫
上柱国
↓
御史大夫
↓
兵部尚書 開元8.9/8.11
幽州都督
復充朔方軍大總管
銀靑光禄大夫
↓
[蘭池胡康待賓據長泉反,陷六州,詔郭知運與晙討平之。]
進封清源縣公 開元9
兼御史大夫。
↓
[晙所降附,知運輒縱擊,賊意晙賣己,乃復叛。]
貶梓州刺史。 開元9.9~10
↓
太子詹事 開元10
中山郡公
↓
守吏部尚書 開元10~11/11.1
兼太原尹。
銀靑光禄大夫
中山郡公
検校并州長史
天平軍節度大使
上柱国
↓
兵部尚書 開元11.4
同中書門下三品
銀靑光禄大夫
↓
加金紫光祿大夫 開元11.5
充朔方軍節度大使
兼知河北河東隴右河西兵馬使
中山郡公
↓
巡朔方 開元11.6
↓
[會有人告許州刺史王喬謀反,辭逮晙,詔源乾曜、張說雜訊,無狀,以黨與]
貶蘄州刺史 開元11.12
↓
定州刺史 開元14
↓
戶部尚書 開元14
↓
朔方軍節度使 開元14.7
↓
罷節度
↓
卒 開元20.8
贈尚書左丞相
謚忠烈
70餘才
[氣貌偉特,時謂為熊虎相。感慕節義,有古人風。其操下肅壹,吏人畏愛。]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