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
↓
賢良科 貞元初
↓
校書郎
↓
調判入等
↓
伊闕県尉
↓
渭南県尉
↓
長安縣丞
■
數歲終不往李實,然是後竟不遷。]
■
監察御史 永貞中
↓
右補闕
↓
左拾遺
[張弘靖考制策,第其名者十八人,其後多以文稱。]
↓
禮部員外郎
↓
吏部員外郎
↓
考策官 元和3
↓
[貫之奏居上第者三人,言實指切時病,不顧忌諱,雖同考策者皆難其詞直,貫之獨署其奏。]
貶果州刺史[不任] 元和3.4
↓
貶巴州刺史 元和3.4
↓
都官郎中
知制誥
↓
中書舎人 元和5.8
↓
權知禮部貢擧 元和7.冬
朝議大夫
↓
禮部侍郎 元和8.4後
朝議大夫
[凡二年,所選士大抵抑浮華,先行實,由是趨競者稍息。]
↓
守尚書右/左丞 元和9.6
中大夫
上輕車都尉
賜紫金魚袋
↓
守尚書右/左丞 元和9.12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中大夫
[貫之以為諸將四面討賊,各稅進取,今若置統督,復令二帥連營,則持重養威,未可以歲月下也。
貫之議不從,四年而始克蔡。]
↓
守中書侍郎 元和11.2
同平章事
上騎都尉
賜紫金魚袋
中大夫
[為相,嚴身律下,以清流品為先,故門無雜賓。]
↓
[張宿深銜之,卒為所構,誣以朋黨]
貶守吏部侍郎 元和11.8
中大夫
↓
湖南觀察使 元和11.9
↓
[時兩河留兵,國用不足,命鹽鐵副使程异使諸道督課財賦。異所至方鎮,皆諷令捃拾進獻。貫之謂兩稅外,不忍橫賦加人,所獻未滿异意,遂率屬內六州留錢以繼獻。]
貶太子詹事分司東都 元和12.9
↓
河南尹 元和15.3
↓
工部尚書[不任]。 長慶1
↓
卒于東都 長慶1.10
贈尚書右僕射。
62才
諡貞→文
伯兄綬,纁、子澳、潾。
[自布衣至貴位,居室無改易。歷重位二十年,苞苴寶玉,不敢到門。性沉厚寡言,與人交,終歲無款曲,未曾偽詞以悅人。身歿之後,家無羨財。]
↓
賢良科 貞元初
↓
校書郎
↓
調判入等
↓
伊闕県尉
↓
渭南県尉
↓
長安縣丞
■
數歲終不往李實,然是後竟不遷。]
■
監察御史 永貞中
↓
右補闕
↓
左拾遺
[張弘靖考制策,第其名者十八人,其後多以文稱。]
↓
禮部員外郎
↓
吏部員外郎
↓
考策官 元和3
↓
[貫之奏居上第者三人,言實指切時病,不顧忌諱,雖同考策者皆難其詞直,貫之獨署其奏。]
貶果州刺史[不任] 元和3.4
↓
貶巴州刺史 元和3.4
↓
都官郎中
知制誥
↓
中書舎人 元和5.8
↓
權知禮部貢擧 元和7.冬
朝議大夫
↓
禮部侍郎 元和8.4後
朝議大夫
[凡二年,所選士大抵抑浮華,先行實,由是趨競者稍息。]
↓
守尚書右/左丞 元和9.6
中大夫
上輕車都尉
賜紫金魚袋
↓
守尚書右/左丞 元和9.12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中大夫
[貫之以為諸將四面討賊,各稅進取,今若置統督,復令二帥連營,則持重養威,未可以歲月下也。
貫之議不從,四年而始克蔡。]
↓
守中書侍郎 元和11.2
同平章事
上騎都尉
賜紫金魚袋
中大夫
[為相,嚴身律下,以清流品為先,故門無雜賓。]
↓
[張宿深銜之,卒為所構,誣以朋黨]
貶守吏部侍郎 元和11.8
中大夫
↓
湖南觀察使 元和11.9
↓
[時兩河留兵,國用不足,命鹽鐵副使程异使諸道督課財賦。異所至方鎮,皆諷令捃拾進獻。貫之謂兩稅外,不忍橫賦加人,所獻未滿异意,遂率屬內六州留錢以繼獻。]
貶太子詹事分司東都 元和12.9
↓
河南尹 元和15.3
↓
工部尚書[不任]。 長慶1
↓
卒于東都 長慶1.10
贈尚書右僕射。
62才
諡貞→文
伯兄綬,纁、子澳、潾。
[自布衣至貴位,居室無改易。歷重位二十年,苞苴寶玉,不敢到門。性沉厚寡言,與人交,終歲無款曲,未曾偽詞以悅人。身歿之後,家無羨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