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士
↓
芮城尉
↓
[則天幸長安,路次陝州。宗楚客時為刺史,日用支供頓事,廣求珍味,稱楚客之命,遍饋從官。
楚客知而大加賞歎,盛稱薦之,由是擢]
新豐尉 大足1
↓
監察御史
[秘書監鄭普思納女後宮,潛謀左道,日用遽奏劾之。普思方承恩,中宗不之省。日用廷爭懇至,詞甚抗直,普思竟伏其罪。]
■
■
[時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遞為朋黨,日用潛皆附之]
兵部侍郎 景雲1.6
[宴內殿,酒酣,起為《回波舞》,求學士]
兼修文館學士
[中宗暴崩,韋庶人稱制,日用恐禍及己。知玄宗將圖義舉,乃因沙門普潤、道士王曄密詣籓邸,深自結納,潛謀翼戴。]
↓
[及韋氏平,夜詔權雍州長史,以功授]
權知雍州長史事 景雲1.6
太中大夫
守兵部侍郎
修文館学士
騎都尉
安平縣開國子
↓
銀青光祿大夫
行黃門侍郎 景雲1.7
參知機務
齊國公,食實封二百戶
修文館学士
↓
[為相月余,與中書侍郎薛稷不協,于中書忿競,由是轉]
雍州長史/刺史 景雲1.7
停知政事
↓
揚州長史 景雲1
↓
婺州刺史 景雲1
↓
汴州刺史 景雲1~2
↓
兗州都督 景雲2
齊国公
↓
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先天1~開元1
[入奏計,因言:「太平公主逆節有萌,陛下往以宮府討有罪,臣、子勢須謀與力,今據大位,一下制書定矣。」]
↓
吏部侍郎 開元1.6
↓
[及討蕭至忠、竇懷貞之際,又令權檢校雍州長史]
權檢校雍州長史 開元1.7
加實封通前滿四百戶[旧二百戸]
吏部侍郎
↓
吏部尚書 開元1.7
↓
[久之,坐兄累,出為]
貶常州刺史 開元2/3/5
削實封三百戶
↓
汝州刺史 開元6~10
↓
[實預元謀,而所食之封,後以例減。功既居多,特宜准初食之封]
二百戶 開元7
↓
并州大都督長史 開元10
↓
卒
贈吏部尚書
50才
謚昭
[並人懷其惠,吏民數百皆縞服送喪。]
↓
贈荊州大都督
[才辯過人,見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轉禍為福,以取富貴。及先天已後,復求入相,竟亦不遂。]
子宗之.
↓
芮城尉
↓
[則天幸長安,路次陝州。宗楚客時為刺史,日用支供頓事,廣求珍味,稱楚客之命,遍饋從官。
楚客知而大加賞歎,盛稱薦之,由是擢]
新豐尉 大足1
↓
監察御史
[秘書監鄭普思納女後宮,潛謀左道,日用遽奏劾之。普思方承恩,中宗不之省。日用廷爭懇至,詞甚抗直,普思竟伏其罪。]
■
■
[時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遞為朋黨,日用潛皆附之]
兵部侍郎 景雲1.6
[宴內殿,酒酣,起為《回波舞》,求學士]
兼修文館學士
[中宗暴崩,韋庶人稱制,日用恐禍及己。知玄宗將圖義舉,乃因沙門普潤、道士王曄密詣籓邸,深自結納,潛謀翼戴。]
↓
[及韋氏平,夜詔權雍州長史,以功授]
權知雍州長史事 景雲1.6
太中大夫
守兵部侍郎
修文館学士
騎都尉
安平縣開國子
↓
銀青光祿大夫
行黃門侍郎 景雲1.7
參知機務
齊國公,食實封二百戶
修文館学士
↓
[為相月余,與中書侍郎薛稷不協,于中書忿競,由是轉]
雍州長史/刺史 景雲1.7
停知政事
↓
揚州長史 景雲1
↓
婺州刺史 景雲1
↓
汴州刺史 景雲1~2
↓
兗州都督 景雲2
齊国公
↓
荊州大都督府長史 先天1~開元1
[入奏計,因言:「太平公主逆節有萌,陛下往以宮府討有罪,臣、子勢須謀與力,今據大位,一下制書定矣。」]
↓
吏部侍郎 開元1.6
↓
[及討蕭至忠、竇懷貞之際,又令權檢校雍州長史]
權檢校雍州長史 開元1.7
加實封通前滿四百戶[旧二百戸]
吏部侍郎
↓
吏部尚書 開元1.7
↓
[久之,坐兄累,出為]
貶常州刺史 開元2/3/5
削實封三百戶
↓
汝州刺史 開元6~10
↓
[實預元謀,而所食之封,後以例減。功既居多,特宜准初食之封]
二百戶 開元7
↓
并州大都督長史 開元10
↓
卒
贈吏部尚書
50才
謚昭
[並人懷其惠,吏民數百皆縞服送喪。]
↓
贈荊州大都督
[才辯過人,見事敏速,每朝廷有事,轉禍為福,以取富貴。及先天已後,復求入相,竟亦不遂。]
子宗之.